在当代中国花鸟草虫画家当中,能以自己主导艺术风格被大众认可,并以自己绘画主体题材冠之以别称的屈指可数,著名画家先生就是其中一位。他师法自然,博采众长,个性鲜明,从生活实际出发,注重笔墨的生活情趣,心境与意境妙合,诗情与画意融切,将生活之美、生命之美展现在作品之中。他画的蝈蝈形神兼备,活灵多样,以大写意的瓜果、灌木花草、鸟禽为忖映,蝈蝈更加显得千姿百态,生动传神,情趣盎然,赏之令人悦目怡心。
自从创作了《》之后,圈里圈外的朋友开始直呼他为“”。对于这个称呼,徐茂先生欣然接受,在《“”的由来》一文中写道:“画画是一种生活,也是一种思维方式,更是一种交流的载体。我喜欢“”这个称呼,我要创作更好的作品,来回馈喜欢我的朋友们。”
蝈蝈学名为短翅鸣螽,昆虫纲,直翅目,鸣虫之首鸣虫之首。中国南北各地男女老幼都十分喜爱的鸣虫。古人叫它“蛞蛞”、“聒聒”、“螽斯”,早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,大思想家孔子删定的《诗经》中,就有“十月蟋蟀入我床下”之句,因它能繁殖众多的子孙,“螽斯衍庆 "”便成了喜贺子孙满堂的吉祥语。中国人历来视蝈蝈为宠物,宋代人开始畜养蝈蝈,明代从宫廷到民间养蝈蝈已经较为普遍。人们饲养蝈蝈对身体起一定的保健作用,为消遣娱乐活动,极大的促进了身心健康。“国国捉蝈蝈,蝈蝈叫‘蝈蝈’。蝈蝈叫,国国笑,国国双手扑蝈蝈,捉住了蝈蝈,美坏了国国。”童谣唤回人们童年的记忆,找回无穷的自然乐趣。遗憾的是,在当今喧嚣的城市里,已难体味到蝈蝈歌唱的夏天了。“雅似长安铜雀噪,一般农候报西风”,这种人与自然富有传奇色彩的蝈蝈情缘,恐怕只有在艺术家的写意画面中去寻觅体悟了。
展开全文
大自然是形式美的杰出创造者,是人类进行美的创造的良师益友。车尔里雪夫斯基说:“人一般地都是用所有者的眼光去看自然,他觉得天地上的美东西总是与人生的幸福和欢乐相连的。”徐茂先生从小生活在农村,从大自然中接受生命美育、生态美育和心灵美育,也正是少年时对蝈蝈的极端的喜爱,对观察蝈蝈的细致入微,所以他笔下的蝈蝈是生气蓬勃的,气韵生动的,创作的《》,每一幅都不一样。移生动质,变态不穷,淋漓尽致地抒写情意逸气。“我看来,作品要随着心境的变化而变化,哪能千篇一律。由此变化出来不同意境的作品,这正是吸引我之所在,让我乐在其中。”他的作品充满野趣、妙趣和情趣,生活气息浓郁,善于在天然妙趣中寓意美好生活的祝愿,如《》《百雀图》《《野趣》《螳螂戏虫》《秋声》等作品,妙趣横生,诗情画意,雅俗共赏,切合时宜。他的绘画语言清新明快,造型简洁生动,富有律动和直感;色泽丰富多变,淡而不薄,洁净明丽,形成秀润清雅的鲜明艺术风格。作品《妙趣》十分有趣:灌木花丛中,一只雀儿扑腾翅膀,张开嘴巴,跃跃欲试,一只铁蝈蝈匍匐在藤蔓上,面对即将降临的凶险一点也不畏惧,显得那样的沉着而闲适,而那只硕大的青绿蝈蝈停歇在鲜艳的花瓣上,正欲攻击一只到嘴的昆虫。一高一底,一动一静,主次分明,各竞天择,自然真切,呼之欲出……人与自然息息相通,只要人的情感同自然交流融会,一切成为自然美的对象都可以放射出生命的光彩。热爱自然就是热爱生命,就会更加珍惜生命的价值。因为缘于自然,徐茂先生的人生修养是淡泊、真淳、随缘自适的,对艺术追求是孜孜求真的,那份淡,那份静,那份真,都化作线条飞舞,水墨舞动,与自身情操融为一体了。
百雀图
,满族,1951年生,河北雄县人。国家一级美术师,著名花鸟草虫画家,中国画家协会理事,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河北分会常务理事,河北美术家协会会员,河北书法家协会会员,被誉为“中国国画家”“中国书法家”,因擅画“蝈蝈”,在书画界被称作“蝈蝈画王”,也称“”。徐茂热心慈善事业,被中国红十字会、中华慈善总会等多家机构评为“慈善艺术家”。徐茂老师在台湾、澳大利亚及国内多地多次举办画展,反响热烈,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有《徐茂书画集》,中国美协党组书记雷正民为书画集题词。主要代表作有《百蝈图》《百雀图》《》等,多幅作品被中共中央党校、中国红十字会、中华慈善总会等单位收藏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